其實在“四大”特別是剛進入的同學,很多是先從小項目開始的,當然也有可能直接就接觸到大項目。
小項目提高的是審計業(yè)務能力,大項目側重的是項目管理能力及溝通能力,因此大小項目都接觸比較好,先做些小項目可以對審計有更感性的認識。
小項目多為簡單的外企,一般來說一個團隊2-4人在1周內搞定的客戶,因此對于每個成員來說接觸的科目較多,成長的較快,和客戶的接觸也相對多些。
當然,盡管這種“小客戶”往往條件都不差,辦公地點高大上,如果是出差的話賓館也應該不錯,但是工作強度其實不小,特別是在忙季,說起來是一個禮拜一家客戶,但是很多瑣事、雜項都需要事后follow。
因此會出現“這個星期在這個客戶這里Follow上個星期的客戶”的情況或者“白天在這個客戶工作,晚上回去為另一個客戶加班”出報告的情況。
大項目就是那些巨型的上市公司或者是IPO之類的,這類team往往超過10人(team中可能再分為不同小分隊負責不同或科目),如果是是那些國字號的藍籌,那可能要分成10幾個小組到各個省級分公司審計同時在總部有consolidation team負責匯總各省級小分隊的審計結果并進行合并報表以及最終審計意見的出具。
因此整個項目的時間也會比較長(短則數周,長則數月),因此如果被綁定在大項目上,所接觸到的會計科目可能就比較有限,學習到的審計技巧也會少于小公司。
不過就工作強度而言,雖然也需要加班加點,但至少不會需要同時兼顧數個項目而分身乏術;而且一般國企對于上級總公司派來的審計的接待工作也是比較到位的。